<nobr id="sei3l"></nobr>
  • <b id="sei3l"></b>

    1. <progress id="sei3l"><nobr id="sei3l"><dfn id="sei3l"></dfn></nobr></progress>

      <menuitem id="sei3l"></menuitem>
    2. <progress id="sei3l"></progress>
        <samp id="sei3l"></samp>

        <samp id="sei3l"><ins id="sei3l"><ruby id="sei3l"></ruby></ins></samp>

        護理天地

        資訊分類

        中藥泡洗技術

        • 分類:中醫護理
        • 作者:
        • 來源:
        • 發布時間:2016-03-25 00:00
        • 訪問量:

        中藥泡洗技術

        詳情

          中藥泡洗技術是借助泡洗時洗液的溫熱之力及藥物本身的功效,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膚,達到活血、消腫、止痛、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種操作方法。

          一、適用范圍

          適用于外感發熱、失眠、便秘、皮膚感染及中風恢復期的手足腫脹等癥狀。

          二、評估

          1.病室環境,溫度適宜。

          2.主要癥狀、既往史、過敏史、是否妊娠或處于月經期。

          3.體質、對溫度的耐受程度。

          4.泡洗部位皮膚情況。

          三、告知

          1.餐前餐后30分鐘內不宜進行全身泡浴。

          2.全身泡洗時水位應在膈肌以下,以微微汗出為宜,如出現心慌等不適癥狀,及時告知護士。

          3.中藥泡洗時間30分鐘為宜。

          4.泡洗過程中,應飲用溫開水300~500ml,小兒及老年人酌減,以補充體液及增加血容量以利于代謝廢物的排出。有嚴重心肺及肝腎疾病患者飲水不宜超過150ml。

          四、物品準備

          治療盤、藥液及泡洗裝置、一次性藥浴袋、水溫計、毛巾、病服。

          五、基本操作方法

          1.核對醫囑,評估患者,做好解釋,調節室內溫度。囑患者排空二便。

          2.備齊用物,攜至床旁。根據泡洗的部位,協助患者取合理、舒適體位,注意保暖。

          3.將一次性藥浴袋套入泡洗裝置內。

          4.常用泡洗法:

          (1)全身泡洗技術:

          將藥液注入泡洗裝置內,藥液溫度保持40℃左右,水位在患者膈肌以下,全身浸泡30分鐘。

          (2)局部泡洗技術:

          將40℃左右的藥液注入盛藥容器內,將浸洗部位浸泡于藥液中,浸泡30分鐘。

          5.觀察患者的反應,若感到不適,應立即停止,協助患者臥床休息。

          6.操作完畢,清潔局部皮膚,協助著衣,安置舒適體位。

          六、注意事項

          1.心肺功能障礙,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。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病患者及婦女月經期間慎用。

          2.防燙傷,糖尿病、足部皸裂患者的泡洗溫度適當降低。

          3.泡洗過程中,應關閉門窗,避免患者感受風寒。

          4.泡洗過程中護士應加強巡視,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、呼吸、汗出等情況,出現頭暈、心慌等異常癥狀,停止泡洗,報告醫師。

        版權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19-05-09 00:00:00

        版權歸唐山市中醫醫院所有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唐山 冀ICP備14022360號-1 后臺管理

        紀委舉報電話 8738704 郵箱 tszyjsk@126.com

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    石榴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