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理天地
耳穴貼壓技術
- 分類:中醫護理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6-03-25 00:00
- 訪問量:
耳穴貼壓技術
耳穴貼壓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、萊菔籽等丸狀物貼壓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應點,通過其疏通經絡,調整臟腑氣血功能,促進機體的陰陽平衡,達到防治疾病、改善癥狀的一種操作方法,屬于耳針技術范疇。
一、適用范圍
適用于減輕各種疾病及術后所致的疼痛、失眠、焦慮、眩暈、便秘、腹瀉等癥狀。
二、評估
1.主要癥狀、既往史,是否妊娠。
2.對疼痛的耐受程度。
3.有無對膠布、藥物等過敏情況。
4.耳部皮膚情況。
三、告知
1.耳穴貼壓的局部感覺:熱、麻、脹、痛,如有不適及時通知護士。
2.每日自行按壓3~5次,每次每穴1~2分鐘。
3.耳穴貼壓脫落后,應通知護士。
四、物品準備
治療盤、王不留行籽或萊菔籽等丸狀物、膠布、75%酒精、棉簽、探棒、止血鉗或鑷子、彎盤、污物碗,必要時可備耳穴模型。
五、基本操作方法
1.核對醫囑,評估患者,做好解釋。
2.備齊用物,攜至床旁。
3.協助患者取合理、舒適體位。
4.遵照醫囑,探查耳穴敏感點,確定貼壓部位。
5.75%酒精自上而下、由內到外、從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膚。
6.選用質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萊菔籽等丸狀物粘附在0.7×0.7cm大小的膠布中央,用止血鉗或鑷子夾住貼敷于選好耳穴的部位上,并給予適當按壓(揉),使患者有熱、麻、脹、痛感覺,即“得氣”。
7.觀察患者局部皮膚,詢問有無不適感。
8.常用按壓手法:
(1)對壓法:
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,相對按壓,至出現熱、麻、脹、痛等感覺,食指和拇指可邊壓邊左右移動,或做圓形移動,一旦找到敏感點,則持續對壓20~30秒。對內臟痙攣性疼痛、軀體疼痛有較好的鎮痛作用。
(2)直壓法:
用指尖垂直按壓耳穴,至患者產生脹痛感,持續按壓20~30秒,間隔少許,重復按壓,每次按壓3~5分鐘。
(3)點壓法:
用指尖一壓一松地按壓耳穴,每次間隔0.5秒。本法以患者感到脹而略沉重刺痛為宜,用力不宜過重。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壓27下,具體可視病情而定。
9.操作完畢,安排舒適體位,整理床單位。
六、注意事項
1.耳廓局部有炎癥、凍瘡或表面皮膚有潰破者、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不宜施行。
2.耳穴貼壓每次選擇一側耳穴,雙側耳穴輪流使用。夏季易出汗,留置時間1~3天,冬季留置3~7天。
3.觀察患者耳部皮膚情況,留置期間應防止膠布脫落或污染;對普通膠布過敏者改用脫敏膠布。
4.患者側臥位耳部感覺不適時,可適當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