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理天地
中藥熏蒸技術
- 分類:中醫護理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6-03-25 00:00
- 訪問量:
中藥熏蒸技術
中藥熏蒸技術是借用中藥熱力及藥理作用熏蒸患處達到疏通腠理、祛風除濕、溫經通絡、活血化瘀的一種操作方法。
一、適用范圍
適用于風濕免疫疾病、骨傷、婦科、外科、肛腸科及皮膚科等各科疾病引起的疼痛、炎癥、水腫、瘙癢等癥狀。
二、評估
1.病室環境,溫度適宜。
2.主要癥狀、既往史及過敏史、是否妊娠或經期。
3.體質及局部皮膚情況。
4.進餐時間。
三、告知
1.熏蒸時間約20~30分鐘。
2.熏蒸過程中如出現不適及時告知護士。
3.熏蒸前要飲淡鹽水或溫開水200ml,避免出汗過多引起脫水。餐前餐后30分鐘內,不宜熏蒸。
4.熏蒸完畢,注意保暖,避免直接吹風。
四、用物準備
治療盤、藥液、中單、容器(根據熏蒸部位的不同選用)、水溫計,治療巾或浴巾,必要時備屏風及坐浴架(支架)。
五、基本操作方法
1.核對醫囑,評估患者,做好解釋,調節室內溫度。
2.備齊用物,攜至床旁。協助患者取合理、舒適體位,暴露熏蒸部位。
3.將43~46℃藥液倒入容器內,對準熏蒸部位。
4.隨時觀察患者病情及局部皮膚變化情況,詢問患者感受并及時調整藥液溫度。
5.治療結束觀察并清潔患者皮膚,協助患者整理著衣,取舒適體位。
六、注意事項
1.心臟病、嚴重高血壓病、婦女妊娠和月經期間慎用。肢體動脈閉塞性疾病、糖尿病足、肢體干性壞疽者,熏蒸時藥液溫度不可超過38℃。
2.熏蒸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胸悶,心慌等癥狀,注意避風,冬季注意保暖,洗畢應及時擦干藥液和汗液,暴露部位盡量加蓋衣被。
3.包扎部位熏蒸時,應去除敷料。
4.所用物品需清潔消毒,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5.施行熏蒸時,應注意防止燙傷。